《原則:生活和工作》-人生原則篇

Clare
9 min readSep 29, 2020

--

夢想+現實+決心=成功的人生

《原則:生活和工作》Principles: Life and Work 是一本非常值得珍藏的工具書。

最讓我驚奇的地方是,不論用在生活、人際關係還是投資紀律上似乎都說得通,甚至在邊閱讀的時候,還能夠感受到《窮查理的普通常識》的多元思維模型正在腦袋裡慢慢建構,覺得神奇!

本書實在太多 Ray Dalio 的智慧了,以下整理出我認為非常實用的重點,希望可以幫助到那些面對六百頁精裝本的書就有障礙又想學習的人(我先承認看到這厚度就有障礙)

另外,我相信未來在不同的人生階段還是會不定期把它拿來翻閱,尋找解答。

原則:生活和工作, Principles: Life and Work

本文重點

🥨 作者簡介

🥨 6 個受用無窮的觀念

🥨 沒有什麼事情是你做不到的

🥨 面對弱點的方式

🥨 如何有效地做決策

🥨 心得

🥨 作者簡介

Ray Dalio

橋水基金 Bridgewater Associates 的創辦人,也是一位著名的對沖基金經理、慈善家,橋水自 1975 年以來,已成為全世界規模最大、績效最好的避險基金公司。

Dalio 曾被時代雜誌 Time 100 及彭博社 Bloomberg Markets 評選為世界最具影響力人物之一。

🥨 6 個受用無窮的觀念

  • 嘗試、失敗、分析原因、重新設計,然後再嘗試

當主持人爭相詢問 Elon Musk 、Jeff Bezos、馬雲有什麼提供年輕人的建議時,這個幾乎是成功人事必說的一句話。之前也看過一本書提到類似觀點,越年輕失敗所付出的代價越便宜,所以我們更應該不斷 Try and find error, adjust it, and try again!

  • 思維從「我是對的」改成「我怎麼知道我是對的」

本書開門見山 Ray Dalio 就告訴讀者我們必須保持「無知」,假設自己的無知,避免太過自信,並以謙遜的心態面對市場,能夠承認並接受自己弱點的人,才會進步。

另外,抱持足夠好奇心去了解那些從不同角度看待事情物的人,才能知道他們真正的想法。Stand in one’s shoes 將會為我們帶來更寬廣的視野,並有助於做決定。

  • 習慣要堅持 18 個月

行為習慣是大腦的工具箱中最強大的工具,如果堅持一種行為大約 18 個月,就會產生一種幾乎永遠堅持下去的傾向。

  • 為了追求更好的結果,可以容許自己放棄一項好選擇

用在投資上面我把它解讀為,想要擁有穩定且源源不絕股息收入,即便時下熱門的 Snowflake、Shopify、Square、Tesla 等等有機會創造超高報酬,但也得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度而做取捨。

換成感情來看的話,如果理想對象是遇見一個有上進心、能夠互相鼓勵成長的另一半,那些收入再多、長相再好看但無法產生心靈上共鳴的對象就得大膽刪去。

  • 成功投資者的關鍵之一:只對有信心的對象冒風險,投資必須多元化

一味尋找沒有風險的標的,或是永遠想在最低價格買進是不可能的事,但如果把 Portfolio 分散在相關性低的產業,則可以大大降低風險。

  • 壞的結果只能怪自己,不能歸咎別人。

這大概不用多說,為自己的決定負責!

It really was a difficult choice, but ultimately, I decided I had to give it a shot. I didn’t think I’d regret trying and failing. And I suspected I would always be haunted by a decision to not try at all. After much consideration, I took the less safe path to follow my passion, and I’m proud of that choice.

這確實是一個艱難的選擇,但最終,我決定放手去嘗試。

我不認為我會因為嘗試過後失敗而感到後悔,而且我懷疑「不去嘗試」的這個決定將會一直困擾著我。

經過深思熟慮,我走了較不那麼安全的路去追隨自己的熱情,我為這個選擇感到驕傲。

-Jeff Bezos

Photo Credit : Caleb Jones

🥨 沒有什麼事情是你做不到的

維持良好的心理地圖(認知能力)+擁有謙卑且開放的態度

=沒有什麼事情是你做不到的

🟢 五步驟實現理想

首先,需要具備兩個心態,並依循下面五個步驟不斷嘗試:

  • 設想最壞的打算,並作最好的準備
  • 如果達不到目標,只是創意、靈活度和決心不夠,需要更大的動力去尋找成功。

1️⃣ 制定明確的目標

訂出優先順序、妥善處理挫折

2️⃣ 確認問題,而且不要容忍問題存在

把問題當作潛在的改善機會,並且不要逃避。

3️⃣ 診斷問題,找出根本原因

不要在發現問題時就急著找解決方法,應該先分析哪些是問題的表象,哪些是根本的原因。譬如上班遲到,由淺如深尋找根源:

塞車(怪公車開太慢)⇨ 晚出門(找不到開會資料)⇨ 睡前沒把資料放進公事包

所以如果每天睡前都檢查隔日要帶的東西,即可以避免晚出門、上班遲到囉!

4️⃣ 設計一個方案

先回顧過去走過的路,然後以宏觀(Macro)的視野思考如何改變,最後寫下各種情況的劇本,並讓他人評估你目標完成的進度。

針對讓他人評估進度的部分,Ray Dalio 提到在工作原則中,他堅守「極度真實、極度透明」的原則,這也是他認為橋水能夠成功的重要文化之一。

5️⃣ 徹底執行

照著自己寫的劇本走

🟢 抱持極度開放的態度(這點最重要)

在追求開放的態度,有時會遇到兩大障礙:

  • 自我意識(ego)
  • 盲點
從反面來看,也應該先避免成為態度封閉的人,下面幾點提供做檢視:1. 只想得到認同,不希望想法受到挑戰
2. 大多陳述自己的意見,而非提問或好奇不同的觀點
3. 喜歡阻止別人說話,不善於傾聽
4. 不能容納別人的見解
5. 不懂得謙卑

再來,該如何訓練自己成為態度開放的人呢?

1️⃣ 承認自己「一無所知」

▸ 接受自己是錯的可能、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

▸ 避免克魯格效應(Dunning-Kruger Effect):一種認知偏差,能力欠缺的人會產生一種虛幻的自我優越感,誤認自己比真實情況更加優秀。

▸ 了解盲點並突破它:訓練大腦以反直覺方式運作、使用補償機制(電腦程式等)以及善用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。

2️⃣ 先吸收,再做決定

先充實自己的知識、腦袋,再以證據危機出做出適當的決策。

3️⃣ 用痛苦來引導自己反思

我們要堅信危機就是轉機

4️⃣ 養成開放態度的習慣,並幫助別人成為態度開放的人

5️⃣ 靜坐冥想

Photo Credit : Jared Rice

🥨 面對弱點的方式

痛苦 + 反省 = 進步

❌ 否認(大多數人選擇這樣做)

這是最糟糕的選項,只會讓自己不斷犯錯然後痛苦,原地踏步。

⭕ 你可以思考這些方式:

1️⃣ 接受,並努力改進,嘗試把弱點變成強項(成功與否則取決於改變的能力)

Ray 認為這可能是最佳的選擇,但這個需要耗費許多時間和精力,是否能夠成功取決於改變的能力,以及目標是否符合自己的天性。

不過,有時我們得承認那真的不會變成專長。

2️⃣ 接受弱點,並想辦法繞路

最簡單、通常是最可行,但卻最少人採用。

3️⃣ 改變正在追求的目標

懂得變通、拋棄原有想法找到適合自己的目標。

Photo Credit : Danielle MacInnes

🥨 如何有效地做決策

有害的情緒是做出良好決策的最大威脅

🟢 決策是兩個步驟的過程:學習 → 下決定

以下提出 4 點要謹記的事項:

  • 最重要的決策之一,就是你請教的對象是誰,他必須是一位可信任的人。可信任的人是那些一再成功完成某件事,並且對於如何辦到,能提出很好解釋的人。
  • 退一步來獲取最好的視角,有時過一段時間再決定會更好
  • 選擇偉大的比選擇新的更聰明
  • 80/20 法則:從某件事物 20% 的資訊(或付出 20% 的努力),得到 80% 的價值。

🟠 Don’t

  • 不要過度執著細節,不必過於精確
  • 別錯把聽到的所有意見當作事實
  • 當個不完美主義者

🟢 如何提高勝率

  • 假如選對的機率有 51%,能夠提高到 85%(即增加 34%),比從 49% 變到 51% 更有價值。
  • 了解何時「不要下注」
  • 最好的選擇是利大於弊,而不是全然無弊(無風險)的選擇
Photo Credit : Pixabay

🥨 心得

這裡想特別提到「🟢 五步驟實現理想」讓他人評估進度的部分,一開始接收到這個觀點時,心中立刻湧現抗拒感,剛好前陣子遇到一位具有遠大理想的年輕創業家,他在讀完《原則:生活和工作》後,也曾猶豫過這樣做會不會太赤裸,但最後還是決定在公開的平台上列出他的短、中、長期目標,邀請大家來檢視他的成果。

再加上看到榮獲第 55 屆金鐘獎戲劇節目獎《想見你》劇中一段話,「不說出口的願望,並不會比較容易實現,而是這個願望就算沒有實現,你也不會因此而感到失望,反而會把它繼續留在心裡。」。

從小認為願望(目標)在未實現前要保密、不可以張揚這個心態似乎正在被挑戰著!

剛好趁這個機會讓我重新思考,對於非常想達成的階段目標,自己願意踏出多少舒適圈,分享給身旁的家人朋友,讓他們變成協助我必須前進的一大推力。

最後,非常非常推薦大家有機會能夠親身體驗這本書帶給你的威力,一起塑造更好的人生 🥰

🔗 延伸閱讀

🌱《原則:生活和工作》

好奇本書的朋友可以先至博客來上點選試閱唷!(傳送連結點我

🌱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,就多按個幾下拍手讓我知道吧 😉

--

--

Clare
Clare

Written by Clare

熱愛數字、旅遊、個人成長 / 美股投資 / 新血來潮減醣飲食 / 文章持續更新於部落格 https://pieceofclare.com/

No responses y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