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不被情緒牽著鼻子走

Clare
Jan 20, 2021

--

我的情緒管理經驗分享

還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來分享情緒管理的 topic,真心要說的話,可能「7 公斤背包勇闖哥倫比亞」、或者「如何看懂美股公司財報」這類型的主題才是身旁的人對我的第一連結。

Colombia wax palm trees, Cocora Valley

經歷 2020 年的洗禮,外加午餐時間聽了不少鄧惠文醫生的節目之後,發現過 short temper 然後拉高音量講話的次數明顯趨緩,現在心理大多時間都維持在一個相對 calm 的狀態。

剛好前陣子和朋友聊到情緒起伏大大影響生產力這件事,就順手整理了一些自己曾經運用過、也還在使用的方法。雖然尚未達到情緒管理大師的等級,但有開始就有機會進步,期待這篇也能提供正在閱讀的你們一些小靈感 😊

造成情緒起伏的原因有很多種,家庭戰爭、感情上的意見不和,或單純只是賀爾蒙作用都可能導致低潮,本篇分享的內容比較偏向以下這幾種情況:

  1. 沒來由的莫名煩悶
  2. 突然想起別人無意的一句話而心情低落
  3. 胡思亂想導致不安感作祟

當然,如果是因為工作、家人或朋友之間所引發的情緒起伏,除了用接下來的方法之外,找出問題癥結點並嘗試與對方討論也是不可省略的步驟唷~

四步驟 發現低落根源、找回平靜的自己

Photo by Toa Heftiba on Unsplash

Step 1:覺察情緒

當腦袋一直被某個念頭佔據、揮之不去,無法專心在當下該做的事情上面時,可以先暫緩手邊的工作,然後放個喜歡的音樂(如果情況允許的話)。

通常我的 all time favorate 是 Coldplay,再搭配幾個深呼吸,然後開始感受當下的心情,並試圖給這些情緒一些形容詞,譬如說焦慮啦、不安、緊張又或是生氣中混雜著失望等等…

這麼做是有原因的,如果能夠越清楚地辨識這些情緒,將有助於未來遇到同樣情況時,更快進入自我修復。

Step 2:抽離情感

這是在閱讀《覺醒的你》一書中所學習到的概念,作者鼓勵我們把個體與情感拆開來看,有點像是以第三者的角度來看待『正在感到情緒低落的自己』

雖然書中的用語對我來說過於虛幻,但這個抽離的概念卻非常有趣,我會嘗試閉著眼睛,想像站在遠方,靜靜觀察那個也許感到失落、難過、因為糾結而蜷縮成一團的自己。

這個方法的優點是透過不同的視角來達到心態上的轉換,特別是在極端的狀況下(譬如遭逢生活劇變或頓失依靠等)能夠不讓自己身陷在泥沼中。

Step 3:分析原因

接著,我們可以利用一層一層剝洋蔥的方式,逐條列出第一步所察覺的情緒(那些造成焦慮、不安、緊張、生氣)的可能原因

這時如果搭配紙筆或手機 app 紀錄下來,可以更加幫助釐清事發的原因,而且說也奇怪,有時寫到一半,情緒就先平復了不少。

心情不好通常不單只是獨立事件所引起的,可能參雜著許多面向,以下列出了幾點可以反問自己的問題:

  • 是因為天氣熱/下雨所以感到煩躁/鬱卒嗎?
  • 是因為今天穿的衣服很醜所以不開心嗎?(不要懷疑,有時候心情不好真的就是這麼簡單)
  • 這個恐懼感、不安感是因為過去事件殘留下來的陰影所引起的嗎?
  • 主管或同事對我說的那句話是真心的嗎?他的批評是特別針對我,還是他有習慣性批評所有人的傾向?
  • 家人或朋友的某個舉動是因為工作疲倦導致?又或是過去我可能說了什麼話導致對方有這樣的反應?

Step 4:解決問題

根據前一步所列出的可能原因,我會將他們分成兩部分「可以解決的」與「不能解決的」

⭕ 可以解決的

↪ 寫出解決辦法並執行

舉例來說:

  • 天氣熱造成的煩躁感

→ 開冷氣、容許自己買杯手搖飲、補充點糖分

  • 對身上的衣服/剛燙完的髮型感到不滿意

→ 有沒有辦法立刻買一件新衣服?頭髮是否可以下班後去找設計師調整?或給自己兩個禮拜的時間學習如何整理它?

  • 現任對象告知情人節當日被迫要加班,可能因為過去有在情人節被劈腿的經歷,導致腦袋開始胡思亂想

→ 回想前一段關係破裂的原因(可能當時早已同床異夢只是視而不見),然後思考目前的對象是否令自己感到信任?感情是否處在穩定的狀況?

然後相信自己的選擇(畢竟疑人不愛,愛人不疑嘛…),當然也可以適度分享過去的經歷以及情緒讓對方知道,或許在化解這次情緒危機之外,還能增進彼此的感情。

  • 同事公然批評你寫的文案

→ 可以請了解文案的朋友、主管確認是否有需要改進的地方,如果對方只是因為忌妒產生的不平衡心態,也許可以想想下次他又再亂批評的話,該怎麼以詼諧的方式回應。

❌ 不可以解決的

↪ 這倒是省得麻煩,既然都無法解決了,那就乾脆把這個惱人的因素剔除掉,避免它佔據腦容量還要影響心情!

通常因為天氣不好引起的煩悶最常出現在這兒,尤其是前陣子寒流一波還未平息,一波又來侵襲,加上外頭晦暗的天空,也難怪北歐人面臨「季節性情緒失調(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, SAD)」的症狀特別普遍。

另外,總是會有一些聲音在取笑我們的外在條件(像是身高)、家庭背景,雖然說初期要無視於這些閒言閒語沒那麼容易,但相信不斷地訓練心理韌性之後,很快就可以對這些評論一笑置之了。

Photo by Max van den Oetelaar on Unsplash

最後,再來分享幾個我真心認為很重要(很重要很重要)的穩定情緒方法,長期練習的話可以大大幫助自己找回心理的主控權:

#1 冥想

網路上有太多冥想的優點了,這裡就不再多說囉,如果覺得冥想很麻煩的話,嘗試每天深呼吸五分鐘也是不錯的開始!

#2 擁有多項分散注意力的興趣

或許偶爾和朋友聊天是不錯的宣洩管道,一次、兩次還會收到同理的回應,但隨著無病呻吟的次數增加,對方的態度也會從傾聽變成麻痺,不僅得不到預期的安慰,也因為沒有在乎朋友的感受而讓友情受影響。

如果有許多興趣等著我們去探索,傭人自擾的小彆扭就不再顯得那麼醒目啦!

#3 遠離讓自己情緒變差的人、事、物

這點真心很重要呀(劃線)!!!

哈佛大學研究指出「關係的滿足和快樂是影響健康與長壽最重要的關鍵」,其重要性遠遠超過財富、事業成功、基因、運動、飲食習慣等等。

有時候問題不是在於我們自身情緒管理不佳,而是當下被困在一段不合適的感情、一個主管或同事鉤心鬥角的辦公環境。

當察覺到與某些人相處之後總是感到煩躁、待在某個空間過久會全身不對勁的話,也許初期可以試著找方法改善,但過了原先設定的停損點還不見好轉,那就別再勉強委屈自己了吧,別忘了大膽離開也是一個選項

💡 如果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感到心情不舒服,網路上有不少情緒追蹤(Mood tracking)的方法,甚至還有各種 App 方便檢視,只要搜尋關鍵字就有許多案例可供參考。

到了最後的最後,來分享我非常喜歡的心理、生理小知識頻道:

理科太太 Li Ke Tai Tai & 理科太太 Plus

理科太太有兩個 channel,一個是用科學的角度來分析各種身心反應,另一個則會邀請來賓聊聊他們對不同情緒的表示方式,透過主持人與來賓之間的對話,讓我們可以旁觀者的身分辨識那些可能曾經發生過的問題 :)

🌱 好囉~這篇文章真是花費了我好些心思才打出來的,如果內容對你有一點幫助的話,就多按個幾下拍手讓我知道吧!期待未來也能再把生活經歷整理成更系統化的方式和大家分享 😉

🌱 如果好奇《覺醒的你:暢銷百萬,歐普拉的床頭靈修書》的朋友可以先至博客來上試閱唷!

--

--

Clare
Clare

Written by Clare

熱愛數字、旅遊、個人成長 / 美股投資 / 新血來潮減醣飲食 / 文章持續更新於部落格 https://pieceofclare.com/

No responses yet